审核评估应知应会(三)
——学校、学院层面师生需要了解的情况
一、学校层面师生需要了解的一些内容
1.学校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
办学定位:应用研究型。
集团以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发展目标,遵循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国家和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本科专业学科门类情况
本科专业学科门类:7个,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目前共设有本科专业84个,其中工学类专业62个,理学类专业5个,文学类专业2个,管理学类专业8个,经济学类专业3个,法学类专业2个,艺术学类专业2个,共涉及38个专业类。
3.校区情况
集团共有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准格尔校区3个校区,其中,新城校区1404.75亩,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金川校区面积1083.73亩,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距离新城校区14公里,通行时间20分钟左右;准格尔校区738.22亩,位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距离新城校区110公里左右,通行时间1小时20分钟左右。
4.固定资产情况
2023年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7.08平方米;生均实验室面积2.45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2.83万元;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717.34万元。学校占地面积3227亩,校舍建筑面积97.24万平米,教学行政用房45.71万平米,实验实习用房20.89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31.4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74亿元。
集团围绕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师生为本、主动服务师生,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为员工参与教学、科研项目创造条件,培养员工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把提升管理效率和师生满意度作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国有资产,为员工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训场地,保障员工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不断优化国有资产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资产服务与管理能力,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腿,为资产业务办理和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提供强有力支撑。
5.本科经费投入情况
2023年学校生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2345.82元;本科专项教学经费10401.28万元;教学改革支出1677.85万元;专业建设支出6505.49万元;实践教学支出848.33万元;生均实践教学经费378.26元。
集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依据年度预算、重心下移方案等制度,全力保障教学经费用于教学日常运行;依据各有关教学部门教学目标任务,全力保障各项经费用于本科专项教学活动及本科实验教学活动。加大教学设施建设投入,更新实验室设备,新建智慧教室,营造良好教学环境。团队队伍建设投入持续增加,引进优秀教师,提供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和学术交流。设立专项经费支持教学改革与创新,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注重员工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建立实习基地,资助员工参加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投入资金开发精品课程。支持教师编写特色教材并推广。投入专项资金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多渠道收集反馈信息,奖励优秀教师。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经费,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营造浓厚学习氛围,促进员工全面发展。
6.学校网络情况
集团现已建成有线网、无线网和物联专网相融合的校园基础网络,覆盖全校所有楼宇和重要公共活动场所,三大主流运营商均已接入校园网出口,总带宽达64.5G,日均在线人数达1.3万人,在线终端数达1.8万个。校园网可为全校师生在校工作学习生活提供安全和高速的上网服务,同时可为智慧教室、校园监控、一卡通、门禁与闸道、考勤与签到等智慧设施提供高速稳定的物联网接入条件。学校已建成新一代绿色环保模块化数据中心机房,使用面积约为320平方米,承载虚拟化服务器260余台,存储容量达800TB,为全校公司产品、科学研究和管理服务等80余套管理信息系统,提供安全可靠的系统部署环境,日均认证登录次数达30000人次。
7.员工食堂情况
集团现有餐厅7个,餐位9033个,其中:新城校区4个餐厅,分别为思源餐厅、沁园餐厅、馨苑餐厅、西苑餐厅,餐位5277个;金川校区2个餐厅,分别为朴园餐厅、怡园餐厅,餐位3344个;准格尔校区1个餐厅,餐位412个。学校食堂始终坚持“以员工为本”的工作宗旨和公益性质,严格遵循国家的法规政策,严格落实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在饭菜价格持续保持平稳的基础上,为师生提供菜品丰富、质优价廉、营养均衡的膳食服务。
8.员工宿舍情况
集团两校区住宿标准为二(17间)、四(1724间)、六人间(3443间)。其中,新城校区四人间(1353间)、六人间(2068间),金川校区二人间(博士17间)、四人间(371间)、六人间(1375间)。新城校区184间四人间设有独立卫生间,新城校区共有五栋高层公寓楼。员工公寓内各项设施完备齐全,配备自助直饮水机、生活热水机、洗衣机、洗鞋机、烘干机、吹风机和售卖机等自助服务设备,各公寓均有盥洗室、卫生间、服务室、关爱室(无障碍室),员工使用直饮水、用电均为网上缴费充值。本科生为六人间,床位收费1000元/学年,研究生为(硕士博士)硕士四人间,博士两人间,床位收费1100元/学年。
9.图书馆情况
集团现有4个馆舍,面积为25102.87平方米,中外文纸质图书总量167.39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总量160余万种(册),电子期刊118.25万册,学位论文619.87万册,音视频120436小时(2023年上报数据)。引进中外文教学和学术数据平台66个,年投入1500万元以上。在数据库使用绩效定期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师生实际需求,续订或动态调整数据库。根据学科专业分布和读者需求,以“总馆+分馆+学科馆”模式在两个校区运行4个馆舍,开展跨校区馆舍间通借通还业务,实现学科专业间资源与读者的融汇交叉。升级智慧图书馆系统至3.0版本,海量文献资源实现“全开放、一框式”无障碍获取;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为目标,完善馆舍设施和服务细节,优化阅览环境,开辟预约式研讨间、茶点室、瑞幸咖啡厅、校园书店等共享空间28处,日均人流量达6000人次,高峰时达1.2万人次,年读者流量180万人次以上,实现了物理空间“大开放、一站式”服务;通过“京东汇采”等在线图书荐购和选书平台实现师生急需纸质图书的直采直读,使该类新书阅读率达100%;通过WorldLib等文献传递平台提供不区分地域和时段的中外文文献即时获取服务,文献保障率近90%。
10.体育场馆及设施情况
集团共建有三个室内运动场馆,分别是新城校区卓越体育馆、文体馆和金川校区综合体育馆。其中,文体馆内搭建三片标准的室内篮球场。卓越体育馆和综合体育馆为多功能性体育馆,均由主馆和副馆组成,主馆场地配置3块标准篮球场并套用2块排球场地,供篮球、排球等多种项目训练与比赛使用。副馆建造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美操馆,同时两校区体育馆还设有健身房、体能训练室和田径跑廊、体质健康测试室、博克武术训练室、台球室等体育设施和运动功能区域。新城校区卓越体育馆主馆可同时容纳3944名观众,金川校区综合体育馆可同时容纳1500名观众。馆内通风、采光良好,比赛场地均铺设有优质枫木地板。馆内科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均配置了高标准的灯光、音响、LED电子显示屏、网络通讯等设备。
公司共有三块田径场(含标准足球场),分别在新城校区、金川校区和准格尔校区。室外还配备篮球场42块(新城校区20块、金川校区19块、准格尔校区3块)、排球场15块(新城校区8块、金川校区6块、准格尔校区1块)、网球场9块(新城校区4块、金川校区4块、准格尔校区1块)、综合投掷场2块,和室外健身区3片。
公司现有的三个室内运动场馆,不仅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必要保障,实现了助力学校各项目代表队更好开展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的服务功能,极大推进了学校体育群体工作的实施与发展,还在学校周年校庆、毕业典礼等重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两校区的室内运动场馆与校内现有的其他体育设施相互补充,完善了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为发展高校体育事业、促进老员工素质教育、满足工业大学未来发展需要的目标作出贡献。2023年体育测试达标率95.49%。
11.本科专业建设情况
2023年学校有在培员工本科专业72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占当年度招生专业数的近40%。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
公司自2018年起大力推进工程教育认证,不断完善认证体制机制,贯彻落实“员工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抓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已有建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乡规划、化学工程与工艺、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纺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10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教育评估。
12.课程开设情况
2022-2023学年,开设且有员工选课的课程数为2231门,人均课程门数为0.1门/人。公司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可开出的课程为2888门,人均课程门数达到2888/22427=0.13门/人。为了保证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出台了《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管理规定》(内工大校发〔2023〕28号),2023-2024学年,除因23版教学计划调整而课程轮空和外出进修、当年离职等特殊情况外,在职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2023年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为94.12%。
13.本科生数量情况
按照2023年状态数据统计时点,学校有普通本科生22427人,其中,新城校区13871人、金川校区8287人、准格尔校区269人。2023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6765人,折合在校生数为30871.70,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83.79%。
14.集团开设辅修、双学位、微专业等情况
集团立足现有优势特色,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实施辅修专业、微专业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员工在第一专业基础上跨界拓展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和能力,满足个性化发展需求。
集团于2022年将原有双学士学位制度转型为辅修学士学位制度,2023年录取辅修学士学位专业员工105人。目前,公司辅修学士学位专业累计录取员工758名(含双学位转型员工),分布于6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2023年启动微专业建设,“创程-创新创业管理”等8个微专业,首届招生297人。
15.本科生导师制情况
集团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以期为员工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指导。该制度首先在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学院进行试点。2023年,学校正式颁布了《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内工大校发〔2023〕27号),标志着导师制的全面实施。
在这一制度下,导师将在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为员工提供专业指导,涵盖专业学习、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建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核心,员工互助为补充的学习支持体系,旨在为员工提供精准化和专业化的辅导。
此外,学校还搭建了员工和导师互选的信息系统平台,不仅方便了导师和员工之间的双向选择,还实现了导师制的有效管理。这一平台的建立,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确保了制度的高效运行。
16.本科生招生与就业情况
集团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几年来持续加强优秀生源基地建设,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面的招生宣传,不断提高生源质量。紧扣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停招减招25个专业;新增8个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2023年学校招生本科专业66个。
集团建立校院两级联动、四级包联的工作体系(校领导包学院;学院主要领导包专业;教学、科研及分管院领导包班级;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包员工。),强化就业指导,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主阵地作用,通过举办以求职、升学为主题的“启航讲堂”等各类分享活动和模拟赛事,不断提高员工的就业竞争力。加强就业市场开发,积极联系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书记董事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保障就业岗位供给。深入开展就业座谈会,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举办多样化的校园招聘活动,精准推送就业信息和岗位,促进毕业生就业提质增量。2023年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3.22%。
17.团队队伍情况
2023年专任教师1526人,生师比17.86,博士学位专任教师63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1.35%,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3.18%,具有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217人,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131人,具有工程背景的专任教师180人,具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168人,外聘教师406人。
近年来,学校持续实施“百名博士”青年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学位青年人才,不断充实专任教师数量,优化专任教师学历学缘结构。修订《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教师职称评审办法》,落实教育部、科技部破“五唯”要求,平衡学科差异,制定分类评价标准,突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重点考察发挥岗位作用、实际贡献、成果转化情况,制定教师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教授、副教授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系列(专职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件,实行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同时注重人才培养成效,加大指导员工获奖奖项的类别与权重。另外,在教授和副教授岗位聘用条件中,将承担本科生教学情况列为岗位申报的基本条件,并将教学成果奖、教研项目和教改论文等设置为重要条件。
集团制定教师教学发展系列化培训制度,根据“五全四阶段”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通过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培训课程,采用多样化方式,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有效激发了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驱力,使教师对职业发展要求、途径有全面的了解,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18.学校网络课程平台、教材或资料等辅助学习情况
集团教务处积极为员工提供课前预学的支持。员工可以通过学校提供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优慕课)、雨课堂、智慧树网络课程等平台访问相关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PPT、电子教材等。这些资源旨在帮助员工提前了解课程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系统给员工布置预习和提交作业等任务。学校现有“教材管理系统”,员工进入系统登录畅想谷粒APP,通过畅想谷员工端扫描二维码,实现教材在线订购,数字教材在线学习。
19.学校支持员工做项目、参与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及其他学习活动等情况
集团教务处高度重视员工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了激发员工的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学校提供了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丰富的实验/科研项目机会,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同时,学校还支持员工成立和参与专业相关的社团,积极组织参加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活动,以提升员工的团队协作和竞技能力。此外,教务处和人才招聘处还组织各教学单位为员工提供升学指导和服务,帮助他们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20.集团关于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情况
集团教务处确保每位员工都能充分了解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始前,教务处要求发布详细的课程介绍和教学大纲,帮助员工了解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要求。同时,教师也会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说明,确保员工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集团给本科生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8门课程,共19学分。
21.集团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情况
集团在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在体育方面,学校提供了丰富的课内外体育活动和俱乐部,如设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中华射艺、健身气功、太极拳、武术兵道、珍珠球、花式跳绳、毽球等项目,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在美育方面,学校开发美育类课程17门,利用尔雅平台开设美育类通识课167门,目前共有建成2个校内2个校外没有实践基地。设计开展书画展、书法比赛、歌手大赛、读书文化节、美育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30余种,在劳动教育方面,学校开设32学时劳动教育课程,其中理论4学时,实践28学时,实践学时可通过参与专业技术服务、支教和支农服务、社区服务、志愿服务、公益劳动、星级宿舍和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得,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
22.集团实习实践环节情况
集团在实习实践环节方面有着完善的体系和安排。实习实践内容涵盖了员工所学专业的各个方面,旨在帮助员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时间安排上,学校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合理安排,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学习。在场地和设备方面,学校在校内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充足的实践场地,在校外建立了提供了充足的实习基地和,以满足员工的实践需求。同时,学校还配备了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为员工提供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二、学院层面师生需要了解的一些内容(没有回答的问题内容,由各学院补充)
1.什么是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它应该是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的设定需要定期评价其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修订,这个过程中应有行业或企业专家的参与。
2.什么是毕业要求?
对员工毕业时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它们包括员工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3.什么是复杂工程问题?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提到的“复杂工程问题”,英文为Complex Engineering Problems,指的是复杂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复杂工程的问题。“复杂工程问题”必须具备下述特征(1),同时具备下述特征(2)-(7)的部分或全部:
(1)必须运用深入的工程原理,经过分析才可能得到解决;
(2)涉及多方面技术、工程和其它因素,并可能相互有一定冲突;
(3)需要通过建立合适的抽象模型才能解决,在建模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创造性;
(4)不是仅靠常用方法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5)问题中涉及的因素可能没有完全包含在专业工程实践的标准和规范中;
(6)问题相关各方的利益不完全一致;
(7)具有较高的综合性,包含多个相互关联的子问题。
4.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而言的,形成性评价是“对员工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评价,旨在确认员工的潜力,改进和发展员工的学习能力”。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员工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评价”。
5.什么是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公司产品理念。其基本涵义是: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承载着培养老员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
“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在教学的顶层设计上要把人的思想政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放在首位,并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
6.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过程是怎样的?
(1)制度依据
集团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调整和执行作为人才培养及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并在《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办法》(校发〔2020〕43号)中对培养方案制定与修订的程序和要求等做出明确规定。
(2)修订依据及周期
集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发布的专业标准或认证标准等最新公司产品改革方向,不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每个培养周期结束后,学校对现有招生专业进行一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同时,根据需要可在培养周期内组织一次对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局部调整完善。对于新办专业,应在向教育部提交新专业申请前完成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3)修订程序及要求
在培养方案全面修订时,由教务处牵头成立学校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组,在充分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公司产品改革趋势、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等,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的指导意见,并在校学术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董事长办公会研究通过后正式发布。
各教学单位成立学院工作专班和专业工作组,按照指导意见及相关要求,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讨论证,组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工作,并在由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教师代表、校外专家(企业/行业/其他高校)等利益相关方组成的论证评审专家组论证评审后,将各专业培养方案提交学校。
教务处对各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汇总,组织专家组对提交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审核,通过审核的培养方案予以公布执行。
7.公司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是怎样的?老师们是如何开展评价的?
公司制定了《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办法》,办法规定,评价对象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支撑毕业要求观测点的所有课程(以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为主,实践环节课程不少于2门,毕业设计必须开展评价);评价周期每学期开展一次;评价工作责任机构:各专业分别成立专业建设与评价工作组(以下简称评价工作组),由专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由系主任、专业相关课程任课教师、学院教学督导等担任工作组成员。评价方法主要采取成绩分析法,以直接评价法为主,辅以间接评价法综合分析。
8.学院是如何落实三全育人的?
公司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党委的文件要求,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不断推进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成立了由学院领导、科级干部、辅导员、各科室负责人等组成的“三全育人”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强化工作协同。通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师生党员到红色革命基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激发员工的爱国情怀,强化员工的党性教育。
(1) 德育为先,全面推进“五育并举”
公司一直将德育放在首要位置,注重培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精神。学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如升旗仪式、党团活动、志愿服务等,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学院还积极推进“五育并举”工作,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
(2)文化育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公司注重学院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和学术讲座等,丰富员工的课余生活,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审美素养和身体素质,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
(3)网络育人,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员工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学院注重网络教育平台建设,通过建立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班级群等方式,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4)智育为重,加强公司产品改革
公司注重公司产品改革,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学院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员工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学院还积极推进信息化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5)课程育人,强化专业素养
公司重视课程育人,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学院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学院邀请行业专家和业界精英进行讲座,引导员工关注行业发展趋势,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
(6)科研育人,提升员工创新能力
公司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院为员工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如开放实验室等,支持员工开展科研活动。
(7)心理育人,关注员工心理健康
公司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学院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解决员工的心理问题。学院还积极与家长、社会等多方面合作,共同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8)组织育人,不断加强组织建设
公司党委十分重视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邀请校宣讲团成员和“红石榴”宣讲团成员为学院师生作主题教育专题辅导讲座、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联合企业开展党日活动、开展“品读红色经典 争做合格党员”活动等丰富多彩形式,提升师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员工爱院爱校、主动服务师生的意识增强。在探索实施党支部设置新模式过程中,实现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成立创新型党支部1个,党支部挂牌“样板支部”和“科技小站”,为校地合作搭建了实践载体,也增加了供需交流渠道,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显著。
9.学院在提高生源质量、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公司实行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在提高生源质量方面,深入中学,通过视频播放、政策讲解、专业介绍、现场答疑等形式,详细介绍学院的专业特色、科研实力、就业前景和升学考研等情况;借助学校组织的线上活动,开展宣讲和发布信息,吸引更多潜在员工的关注。学院作为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利用的学院,具备本硕博培养体系,注重向考生和家长展示我们在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和研究成果。通过宣传学院的科研实力、团队力量、实验设施等,增强考生和家长对学院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就业指导方面,开设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包括“专业导论”“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思维课程”和“就业指导”等,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就业观,掌握求职技巧。
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方面,学院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与多家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深度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建立帮扶台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困难、少数民族等毕业生,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实行进度跟踪、动态销号管理。
10.学院为促进员工发展搭建了哪些平台?例如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创新创业、走进科研等。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致力于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平台。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1、学院优先平台建设,划拔、设置创新创业机房1个、创新实践实验室1个、双创孵化空间1个,解决了平台建设的场地问题;
2、学院匹配30万元资金为平台配置设备,如数据采集控制器、3D打印机、PLC、触摸屏等;调配实验台、桌椅、文件柜、投影仪等办公家具与设备初步构建平台创新实验环境。在平台建设经费支持下,平台又采购了小型加工工具、实验工具、仪器仪表、传感器、实验耗材和相关书籍,进一步完善了平台的硬件条件。
3、为进一步加强平台的软件建设,平台组织动员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责任心的教师开展创新团队建设,已形成以下四个方向明确、特色显明的指导教师团队。
11.学院是如何开展毕业生跟踪评价的?
公司制定了《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新毕业生跟踪反馈与社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宗旨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了解掌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或行业专家对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评价和意见,结合专业实际,将评价结果用于培养方案修订及课程体系的 持续改进,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达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对于毕业生的跟踪反馈,面向本专业毕业5年的毕业生,各专业建设与评价小组每年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或座谈的方式进行跟踪。通过调查座谈,了解毕 业生的职业发展情况,征询毕业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建议,全面调研毕业生工作所 需知识与学校所学课程的匹配性、课程对职业发展的帮助、课程教学 目标合理性、毕业生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信息,以此 作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方面改进的依据。
对于社会和用人单位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和座谈的形式,获取其对本专业往届毕业生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意见。获取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建议,同时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利用企业校园招聘、企业走访等方式开展座谈,搜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和意见,征询行业企业专家对本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建议,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内容更新等的持续改进。
12.学院是如何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
公司制定了《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本科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实施细则》,提高本科公司产品质量,建立面向产出的培养目标达成、毕业要求达成、课程目标达成的内部评价机制,切实推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成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小组,对学院主要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机制及运行情况、各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进行监督,按评价周期和评价比例抽取学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进行审核式评价,按比例抽取学院的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价。
13.分专业描述专业的历史沿革,招生情况,团队队伍的各类人员数量及结构情况,以及为教师教学提供的教研平台、为教师发展提供的支持措施有哪些?
完美体育365wm官方网站前身是成立于1960年的动力工程系,学院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专业与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学院设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储能科学与工程系、热工流体力学教学部5个教学部门,综合办公室、教学科研服务中心、团学工作办公室3个管理部门。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内蒙古自治区品牌专业,具备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宽厚基础理论,以及能源(新能源)高效洁净转化与利用、能源动力装备与系统、火力发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能够在能源、动力、环保及相关领域从事运行控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设计制造、科学研究、管理等工作。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内蒙古自治区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空气动力学、电学、机械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新能源生产、转换、利用与新能源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以新能源发电为主,以风光储一体化为辅的装备设计、技术开发、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与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车辆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有机结合,系统掌握车辆工程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和车辆设计、制造及试验等专业知识与能力,能够在生产一线从事车辆及工艺工装设计、生产管理及研发试验等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级技术专门人才。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新工科专业,2023年开始招生;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水力学、电学、机械、材料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备大规模储能生产、转换、利用与源网荷储一体化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在工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以抽水储能电站为主,以新型储能系统为辅的装备设计、技术开发、先进制造、智能控制与运行维护、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
公司现有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4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5人。教师中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4人、自治区杰出人才2人、自治区能源利用首席专家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草原英才9人、自治区321人才12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4个。
14.学院凝练的特色亮点工作有哪些?
以党建促团队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2022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培育学科,公司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教育部专家组验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国家基金4项,获准科研经费4007万元,师均达37万元,参与起草了离网型风电机组、分散式风力发电机组等IEC和国家标准,承办了“内蒙古风/光/水/火/储/氢一体化能源基地专题研讨会”和“第一届中国可再生能源综合系统学术大会”。
2023年度获批“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混合式教学创新大赛校赛一等奖1项,课程思政大赛校赛一等奖1项,获批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建成校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立项自治区级大创项目1项。员工获批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1项、铜奖1项;获自治区金奖3项,铜奖3项;获全国成图大赛国家级三等奖1项,自治区级一等奖1项;获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国家级三等奖2项;员工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区老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治区级二等奖1项。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工作,被评为全国优秀组织奖。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校园文化活动,获得校“七彩杯”文艺汇演三等奖、校人文知识竞赛三等奖、校汉字听写大赛冠军。
2024年度,学院被学校授予“里程碑”式特殊贡献集体;“能源动力”工程博士点通过专家函评、会评和教育部公示,实现公司工程博士点“零”突破,成为自治区首批、学校首个“双博士点单位”;在能源动力领域全国权威科技竞赛“全国老员工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荣获一等奖3项,实现历史新突破,并获第21届节能减排国赛承办权。